道家经典语录汇总98句
一、佛家道家经典语录
1、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济。
2、大意:想要关闭它,就要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强化它;想要废除它,就要先兴旺它;想要夺取一些东西,就要先给予一些东西。
3、《周易参同契》由魏伯阳创作于东汉中期,对以往的养生术和炼丹术作了总结和发展,借《周易》爻象论述炼丹修仙的方法,将“大易”、“黄老”、“炉火”三者参合,强调修炼丹道和天地造化是同一个道理,易道与丹道相通。
4、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5、结个善缘。道之道,非常道。
6、太极之道,源自中国的太极拳,是一种古老的武术和道家哲学。太极拳以柔和、平衡、和谐为特点,注重内外兼修,以达到身心健康、自然和谐的境界。太极之道的核心思想包括阴阳调和、动静相生、以柔克刚等。以下是一些太极之道的经典语录:
7、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8、《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也称《黄帝天机经》,总共只有300多字,作者无法考证。据说《阴符经》是唐朝著名道士李筌在河南省境内的洛阳嵩山少室虎口岩石壁中发现的,此后才传抄流行于世。
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10、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11、大意:最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12、大意: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1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
14、最根本的区别:道教没觉得这个世界有什么问题,相反道教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还有更多更美好的东西需要你进行修炼才能获得,而且是长久的获得。
15、道家经典——《道藏》
16、道家经典——《道德经》
17、青城脚下,都说长安好,长安景物今何在,真可惜!——唐代诗人白居易
18、我脚下的这片土地,埋藏了万千战士的英魂,我因此而颤抖。
19、侠道的:五步之内,百人不当,十年磨剑,一孤侠道。
20、墨攻棋阵:兵阵杀戮,博弈儿戏,胜负无常,生死慎之
二、道家经典语录人生哲理
1、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2、而佛家讲究因果循环,前世种因后世修果,讲求众生平等,一切众生都应平等无差别。讲求的是赎、佛教认为大多数人前世都有罪业,修今生为来世积福泽。
3、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4、大意: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5、纯则粹阳则刚。天行健两仪遵道恒长。故有长久者不自生方长生之讲。百丈峰松如浪。地势坤厚德载物之像。故君子不争炎凉。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卦不敢算尽畏天道无常。
6、道家经典——《阴符经》
7、金丹之道,炼己为先。己炼则神定,神定则气住,气住则精凝,民安国富,一战而天下定矣。
8、青城山人定胜天。——元朝文学家杨维桢
9、大意: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
10、道家有什么经典书籍?道家经典书籍有很多,包罗万象,涵盖人类生活中方方面面,但存世的不多,不少随着年代,战争等等遗失销毁。现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道家书籍吧。
1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12、大意: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1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14、要想征服天空,你需要的不是一双翅膀,而是一个想飞的梦。
15、而佛教一开始就认为这个世界苦,告诉你不管你现在如何享受,都不会久远,都会最终变苦,并且用轮回说告诉信徒你的未来也会变苦。
16、《老子想尔注》名义上是对《老子》的注解,实则“托遘”《老子》达到“以训初回”和“济众大航”的目的
17、道教是真正的本土宗教,但其理论根源除了道家的学说,其余的实际就是中国人的祖宗祭祀和民间流传的神仙传说和方术,并且道教是一直在吸收其他理论的。
18、虽然诗人李商隐已经离开我们一千多年了,但是到今天,年轻人依旧喜欢背诵出他许多脍炙人口的爱情诗名句。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等等。中老年人也会背诵“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名句。
19、青城山风景最佳,一派蓝天碧水,真有天然山水之胜景。——明朝旅行家徐霞客
20、内外兼修,刚柔并济,以柔克刚。
三、道家经典语录短句
1、五步之内,白人不当;十年磨剑,一孤侠道,千里挥戈,万众俯首;四海江湖,百世王道。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3、这些语录反映了太极之道的核心理念,强调内外兼修、自然和谐、动静相生等观念。太极拳的练习旨在平衡身心,提高身体素质,增进身心健康。通过太极拳的练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太极之道的哲学思想。
4、到了晚唐时期,学道,崇道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李商隐正是出生和成长在那个崇道的年代,无可避免的受到当时风气的影响,在二十二岁那年,也走上了学道之路。
5、天人之约,就是为了让天宗和人宗相互印证究竟孰为正道,才好让误入歧途的一方悬崖勒马。这把剑,我会在所有人宗弟子面前,从你手上取走,让他们见证大道。
6、以无为为有为,以不为为有为。
7、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
8、道家经典——《文始经》
9、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10、道家经典——《冲虚经》
11、《太平清领书》又称《太平经》,至少成书于东汉顺帝时期,它以道家哲学、儒家伦理、阴阳五行、墨家思想、上古巫术为基础建立理论体系,宣扬天人合一、气化天地、天道承负、三合相通、乐生好善等思想,以实现“太平世道”为目标。
12、浊酒对斟共把尘事抛,流染那一世的豆蔻华菲,一时间思绪凌乱了墨迹,伴琴音婆娑而舞,醉舞着青春年华,醉舞着繁华里的一世落寞,逃避着流年里的种种伤痛。在陌路的天涯里,至少还有你,虽有缘相识,却无份相守,灵犀间一席之地只为你存留,众时间欲罢不能,就让它永远.深埋,茫然间月色被打捞起的那一瞬,就已晕开了结局,晚安!
13、道家学派与中国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载体。他们与佛教结合产生了中国传统文化基因。
14、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
1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16、青城山,满目青山翠竹,风景如画,人间仙境。——清朝文学家纪昀
17、大意:过分的爱惜会招致
18、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动静相生。
19、太极之道,养生之道,道法自然。
20、张伯瑞著有《悟真篇》、《金丹四百字》、《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等,均收入《正统道藏》;另有《奇经八脉考》,收录于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濒湖脉诀》中;还有《紫阳真人语录》,收入佛教《大藏经》内清雍正帝御选语录中。近人陈撄宁评曰:“紫阳师一刀兵吏耳,彻悟后,居然能用非常手段,斩绝尘缘,不可谓非大智大勇矣!"
四、道家经典语录精选
1、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夫心性。入道场而随喜则修行之念勃兴,登丘墓而徘徊则名利之心顿尽。信因果者其心常畏畏则不敢作恶,不信因果其心常荡荡则无所忌惮。一杯水便具四海水味世法不必尽尝,千江月总是一轮月光心殊宜常独朗。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功德悉皆无量,五戒可保人身十善可升天界因果决定不昧。
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这些经典语录主要表达了青城山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及人们对青城山的赞美和景仰之情。
4、《周易参同契》,又被称为《参同契》,东汉魏伯阳撰。魏伯阳其人,正史无载。宋曾《道枢》卷三十四称魏伯阳为字,名魏翱,自号云牙子,汉代人。古籍中最早提到魏伯阳及其著述《参同契》的是葛洪的《神仙传》,据其记载,魏伯阳吴人,本是高门之子,性好道术,不肯做官,闲居养性。作《参同契》、《五相类》,其学说虽似解释《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意.
5、又名《列子》,是早期黄老道家的一部经典著作,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为列子及其学派所撰。其思想主旨接近老子和庄子,追求了一种冲虚自然的境界。该书按章节分为《列子·天瑞》《列子·黄帝》《列子·周穆王》《列子·仲尼》《列子·汤问》《列子·力命》《列子·杨朱》《列子·说符》等八篇,每一篇均有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在《冲虚经》的种种名言及寓言故事里,都体现了道家对精神自由的心驰神往。
6、道家经典——《悟真篇》
7、本名《庄子》,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门徒所著,到了汉代道教出现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乃是庄子及其门徒后学所共著,《汉书·艺文志》载其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为三部分。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乃为庄子所著,外篇多数为庄子所著,但间有弟子所篡补者;杂篇多为后学弟子所推衍。
8、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道德经》
9、《道藏》者,道教一切经书之总集也。夫生天地,和阴阳,包囊万物,亘古不易者,道也;弘道德,正纪纲,成就仙业,利乐群生者,教也。总而谓之曰经,聚之于室曰藏。诵经者足以劝善植福,聚藏者足以积德累功。仙真圣人所以美教化,移风俗,自度而度人者,莫不以经教为津梁也。
10、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11、佛家和道家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修心。但是佛家和道家又不一样,佛家讲究的因果,方式是拯救。而道家讲就的是探求,探求天地大道,方式是去除和消灭。所以有句话说“盛世佛,乱世道”,道家追寻的是道法自然,要求万事万物都要遵循规律,原则,切不可随意改变,缘法有起有落。
1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3、弱肉强食,不过是世间万物的天性罢了。——卫庄《秦时明月之诸子百家》
14、大意: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6、这个世上,胜者生,而败者亡,在世事的胜负面前,生与死不过是必然的因果。
17、盖聂、我们虽是同门,却必须争个你死我活,这也是天性?
18、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9、东汉时期三大道教经典——《太平清领书》、《周易参同契》和《老子想尔注》的出现,是道教信仰和道教理论形成的标志。
20、黄山之后,青城为第二。——清朝文学家郑板桥
五、道家经典语录大全
1、无欲则刚,无为而治,至善至美。
2、道家经典——《还丹复命篇》
3、道教发源于中国本土,是中国传统古典哲学的系统全面总结。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耽。传说是周王朝的守藏史。
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5、以心养性,修身养性,心身合一。
6、道家经典——《周易参同契》
7、剑客的生死成败,是靠手中的剑来决定。盖聂,正是背负着天下第一剑之名的男人。——高渐离《秦时明月之诸子百家》
8、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9、随遇而安,宁静致远,顺其自然。
10、建立者不同,法尔如是,两者中有相通之处,然而道家不如佛法究竟,可是这话可能有的道家学着不爱听,因此建议随缘处理,能否成就是后话
11、佛家是外来宗教。是在中国唐朝开始修建传入我国的。唐玄宗派唐玄奘出使西域学习佛教思想。回来后佛教逐渐在中国传播推广。到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12、大意: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13、心中有道,行中有道,道法自然。
14、道家经典——《南华真经》
15、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超凡脱俗。
16、大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17、大意: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18、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 上一篇:特别温柔治愈的文案故事100句